设为首页 | 民大首页
微博    微信  
投稿热线:news.gxmzu.edu.cn
 
民大要闻更多 >>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
【广西民族报】卞成林:在党的旗帜下团...
【中国教育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
【中国教育电视台】团结奋斗创伟业 万众...
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
振奋人心!广西民大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广西新闻】广西各族各界干部群众收听...
校领导第7周工作简讯(10月10日—10月14...
广西民族大学各族师生收听收看党的二十...
【民大这十年】守正创新,充分发挥思政...
媒体关注更多 >>
【中新网】《广西陶瓷》阅读分享会暨“...
【广西日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构筑共...
【广西云】广西民族大学熊昭明教授团队...
【中新网】广西壮剧传承人培训班结业展...
【广西日报】玛大孔子学院举办“梅花”...
【人民网】泰国举办东北部华文民校联谊...
【中国社会科学网】气氛美学引领美学研...
【广西日报】为扩大开放合作“朋友圈”...
【中国民族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助力...
【南海之声】RCEP元年的这场中国-东盟博...
六集电视专题片《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
习近平: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实际...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
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
第一观察|从四组关键词读懂总书记广西行
“加油、努力,再长征!”——习近平总...
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深化改...
民大要闻 
当前位置: 民大新闻网 >> 民大要闻 >> 正文
 
【民大这十年】数学与物理学院:砥砺奋进正当时 筑梦前行育英才
来源:数学与物理学院    作者:高彦春    时间:2022年10月14日 16:51    浏览次数:

编者按:2012年以来,广西民族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宝地立校,薪火相传。数学与物理学院前身是1960年设立的数学和物理专修科。1972年成立数理化系,招收数学、物理专科生。1977年招收数学、物理本科生。1978年成立数学系、物理系。1998年分别更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2003年7月组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2006年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更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更名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1年学校为加强理工学科发展,对原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与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科专业进行重新整合,成立理学院。2020年1月更名为数学与物理学院。

数学与物理学院是一个蓬勃发展、充满朝气的学院。建院以来,学院坚守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严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学院内涵式发展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成效。学院实施人才强院计划,从扩大规模、加强质量、改善结构等方面大量引进数学和物理专业高级人才。经过几年的发展,引进人才质量和规模同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大幅增加。学院设有数学和物理两大学科,现有教职员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正高职称20人,副高职称1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2人。学院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自治区特聘专家1人,自治区优秀专家2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人,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1人,广西杰青3人,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

学科科研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项,省部级基金43项,其中广西杰出青年基金3项,重点项目3项,课题到账经费1000余万元。在《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2012年—2021年获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22年1月,陈志福教授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被广西新闻、国家基金委网站宣传报道。数学和物理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数理基础科学、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特色学科和研究体系。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数学与应用数学,2020年)、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2019年)、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1个(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自治区优质本科专业。现有自治区“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广西一流本科课程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院强抓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狠抓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从最初的数学与物理专修科发展到现在的6个系部,承担了全校数学、物理类公共课的教学,开设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抽象代数、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实变函数论、微分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计算方法、数学模型、数学教育、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等主要课程。学院致力于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理论创新。2013年以来,学院获得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省部级教改项目10多项,校级教改项目20多项,出版多部教材。

学院坚持“以课堂为阵地、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以实习实训为依托”,全方位培养和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成立了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教学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获区级以上奖励80多项。同时,学院坚持师范类专业集中实习的原则,安排学生到南宁周边县城示范性中学进行集中实习,带队教师驻校进行管理,在多个中学建立实践教育基地。

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学院设有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公共数学系、数理基础科学系、物理系、大学物理系。在校学生共有160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60人,全日制本科生1445人。数理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狠抓教风学风建设、加强专业方向及就业方向的引导等,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特色育人方式,构成“系部+学工”“党建+学风建设”协同育人体系,全方位培养和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学院数模竞赛等团队指导学生获得区级以上奖励229项,其中,全国一等奖6项、二等奖44项;大创项目获国家级立项24项,自治区级立项91项;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物理实验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70篇,中文核心期刊22篇。2022年,研究生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广西金奖,入围全国决赛。近几年,研究生获得“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硕士研究生五年考取博士生比例约24%,就业率约95%。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每年数以百计的学生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大走访、彩虹桥、小黑板计划、东盟博览会志愿者、环校跑等社会实践活动,在了解社会发展态势的同时,运用所学服务社会,增长才干。学院团委和下属团支部暑期三下乡项目连续获得“优秀社会实践成果奖”,学院团委连续多年被校团委评为“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

数理学院桃李满园,自建院以来,培养出众多专家、学者、教师、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家,还有一大批扎根基层、造福一方的基层党员干部,累计为国家输送了近3万余名民族精英和国家栋梁。他们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务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良好品格,为广西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编辑:闭琼月 校对:方月蓉)

上一条:【民大这十年】守正创新,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广西民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纪实 下一条:我校召开推荐申报广西教育厅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工作会议

关闭